发布日期:2025-02-20 16:50 浏览次数:次
引言
本文作者通过利用新西兰兔胸骨损伤模型,验证了与传统不可吸收骨蜡相比,可吸收骨蜡在术中止血效果、骨创面愈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骨创面止血的理想产品。
【01】背景介绍
本文献由上海鹏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朱宏彬、刘超,以及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胸外科张旭峰共同完成,于2024年发表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传统不可吸收骨蜡是骨创面常用的止血材料,虽然其止血效果显著,但由于其疏水性和不可吸收性,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异物反应、感染以及骨愈合抑制等。目前,国内唯一成功上市的可吸收骨蜡由上海鹏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具有可溶于水、可被机体吸收并排出的特点。本研究利用新西兰兔胸骨正中切开术建立骨损伤模型,旨在对比可吸收骨蜡与传统骨蜡在止血效果及骨愈合方面的差异。
【02】目录/主要框架
本研究通过动物试验,结合影像学方法、力学测试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创新型止血材料可吸收骨蜡(上海鹏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传统不可吸收骨蜡对新西兰兔胸骨愈合的影响。
【03】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动物试验,结合影像学方法、力学测试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创新型止血材料可吸收骨蜡(上海鹏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传统不可吸收骨蜡对新西兰兔胸骨愈合的影响。 材料、实验动物与骨植入试验 实验采用6~8月龄的雄性新西兰兔,共18只,设置了术后2、4、8周三个观察终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每个观察终点各3只动物。术中剪开每只兔子胸骨下部三个节段,分别涂抹填塞可吸收骨蜡(上海鹏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传统不可吸收骨蜡。拍照计算出血面积、观察止血效果。 检查方法 (1) 对于每一只实验动物,通过CT平扫,测量缺损段胸骨的间隙,以评价胸骨愈合情况。 (2)通过大体观察,评价创面愈合情况、骨组织愈合情况、产品降解情况以及产品周围组织的修复情况。 (3) 通过三点弯折测试,测量胸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4) 通过HE染色统计成骨细胞和炎性细胞数量,并计算植入物对组织的反应分。 【04】结果
术中情况 (1) 骨缺损部位面积:试验组1.36±0.16 cm2,对照组1.34±0.16 cm2,没有统计学差异(P=0.7437)。 (2) 止血完成后静置3分钟出血量:试验组0.10±0.09g,对照组0.09±0.06g,没有统计学差异(P=0.7919)。 CT检查 各观察终点胸骨间隙测量的情况如图1所示,胸骨三维重建图如图2所示。CT下胸骨间隙测量结果如表1和图3所示。 图1 各观察终点胸骨间隙测量的情况 图2 各观察终点胸骨三维重建图 表1 CT下胸骨间隙统计结果 图3 CT下胸骨间隙统计结果 (*代表P≤0.05,**代表P≤0.01, ***代表 P≤0.001) 每个观察终点,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胸骨间隙均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胸骨间隙更小,表明可吸收骨蜡不会对骨创面的愈合造成影响,而传统骨蜡会影响骨创面的愈合。 大体观察 (1) 创面愈合情况:对照组中有一只兔胸骨创面为乙级愈合,其余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面均为甲级愈合。 (2) 残留情况:术后2、4、8周,试验组未见残留,而对照组均可见骨蜡残留。 (3) 产品周围组织修复情况:所有动物胸骨内侧均可见一定程度增生,然而对照组更多。 (4) 骨愈合情况:通过对术区横断面观察,发现实验组动物胸骨愈合情况更好。 力学测试 各观察终点力学测试统计结果如表2和图4所示。 表2 各观察终点力学测试统计结果 图4 各观察终点力学测试统计结果 (*代表 P≤0.05, ***代表 P≤0.001) 每个观察终点,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胸骨间隙均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手术部位力学强度更高,说明使用可吸收骨蜡处理后的骨创面恢复的更好。 组织病理检查 各观察终点样本的组织病理图片如图5所示,成骨细胞数量统计结果如表3和图6所示。 图5 各观察终点的组织病理图片(20 X),黄色箭头指的是成骨细胞;蓝色为巨细胞;红色为淋巴细胞;绿色为纤维细胞。 表3 各观察终点力学测试统计结果 图6 各观察终点样本的成骨细胞数量统计结果 (ns代表无显著性差异, *代表P≤0.05, ***代表P≤0.001) 试验组术后2周成骨细胞数量最多,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术后2周试验组胸骨生长情况更好。术后4周和8周时,成骨细胞数量下降,骨创面已经基本愈合。表明受试材料的使用不影响骨创面的愈合。 反应性评分 各观察终点力学测试统计结果如表2和图4所示。各观察时间终点,试验组反应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受试材料对骨创面的刺激更小。 表4 各观察终点反应性评分统计结果 * 反应性评分=试验组平均记分-对照组平均记分
【05】讨论
在伤口愈合方面,试验组各观察终点均为甲级愈合,而对照组术后2周有一只动物为乙级愈合,说明试验组可吸收骨蜡在创面的早期愈合方面优于对照组的不可吸收骨蜡。这与上海鹏冠生物开展的可吸收骨蜡上市前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即术后2周,可吸收骨蜡组伤口甲级愈合率100%,而不可吸收骨蜡组仍有2.59%的非甲级愈合。这主要是由于在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部分骨蜡被新生骨挤出,游离于伤口周围软组织,导致感染或炎症反应。 CT检查、力学测试以及大体观察都显示试验组动物胸骨强度不断增强且优于同期对照组动物,说明可吸收骨蜡不会对骨创面的愈合造成不良影响。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受试材料对骨创面的刺激更小,新骨生成情况更好。
【06】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所涉及的受试材料,即上海鹏冠生物研发的可吸收骨蜡在具备良好止血性能同时,不会影响骨创面的愈合,并且可以被机体逐步吸收、排泄或清除,是理想的骨创面止血产品。
【原始文献】: 朱宏彬,刘超,张旭峰.可吸收骨蜡用于兔胸骨损伤模型的动物 实验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4,33(11):2173-2178. - END - 编辑丨王妍 排版丨张敬颖 审核丨朱樱